Pages

未來設計先驅 - Joe Colombo


人類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有兩種方向,一是從當代現有的物品去做推想,一種是天馬行空想像自己希望的畫面。這兩種思潮沒有很明確的分野,但都曾以一個標的時間來界定未來:「西元2000年」或「21世紀」,彷彿跨過這個界線後人類就會進入太空世代。(更正確的說法是2001年)



而對未來想像的風格有幾種主流:

流線型。
這是最為普遍大眾所知的,也是幾乎所有未來想像都會沾染到的風格,從流線型的太空船到圓頂玻璃罩的都市,充滿弧形的空間、家具,人們也身著連身衣,甚至連美學都是弧形的色彩線條,以<星艦迷航記>為代表。而有一種工業設計自始自終都沒脫離過這種風格,就是跑車。

末世型。
地球遭受核子大戰破壞或環境污染,導致酸雨不斷的世界,晦暗天空和塵霾,以Philippe K. Dick的作品<銀翼殺手>的電影場景為代表,或者近年的<駭客任務>,以前台灣的基隆夜晚也很有這種味道,那時候基隆稱作「雨都」,走在深夜交錯的高架橋下看著路燈和雨滴,有一種命運就此決定的浪漫,不過近年氣候改變已不復見;末世型的未來是現實主義者的主流之一,因為至今我們仍飽受各類國際衝突的威脅。

原始型。
末世型的加強版,人類遺忘科技後重新開始,回歸到狩獵時代,以威爾斯作品<時光機器>和電影<猿人星球>為代表,不過這種未來想像比較著重故事劇情而非風格,因為所用的器具大多是從人類的原始人工具所尋找靈感。

延伸型。
把當代的科技縮小或進化的風格。人們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回頭檢視過去的未來想像幾乎沒有一樣成真,沒有會飛的汽車、沒有星際旅遊、沒有高達數百層的摩天大廈,更沒有哪一個先進國家開始穿起連身服,因此開始以「比例反推」的方式來預測未來世界,也就是比方從八零年代到西元2000年的科技進步多少,來推算在西元2050年可能會有哪些發展,同時許多企業也著重「概念產品」的發表,讓對未來想像的創作者有更多參考,因此延伸型漸漸成為主流,代表電影有<關鍵報告>、<絕地再生>。

外星型。
刻意以別於人類技術範圍的風格。比方用光組成的太空船、光能所組成的固體產品等,「光」是關鍵,光做的物體讓觀眾有一種聖潔又遙不可及的崇拜感,不過通常都用在科幻故事中外星人擁有的科技,因為至今人類無法用光來形塑任何東西,所以給外星人用可以直接跳過解釋物理原則。

而在時間上來看,有三個關鍵點值得注意:1957年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1966年美國<星艦迷航記>影集播出,以及1969年美國登陸月球。

六零年代是人類進入太空世界的分水嶺,從此我們多了「太空想像」和延伸而來「未來想像」,因為多數的未來想像是由太空艙技術和設配所延伸而來的,包括火箭的流線型外型、阻隔空氣的圓角窗戶和橡膠墊,以及給太空人使用的套裝旅行用具,激發了許多作家和工藝家的靈感,其中就包括義大利設計師Joe Colombo。

Joe Colombo於1930年米蘭出生,父親擁有電子零件工廠。Joe Colombo曾在Accademia di Belle Arti(佛羅倫斯的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和建築,1951年參與了Movimento Nucleare(一個由義大利前衛藝術家、作家等人提倡的反核戰運動),而後設計了一些室內作品,1958年父親病重讓他和弟弟Gianni Colombo回去接手工廠,並在隔年父親過世後成立工作室,開始他的工業設計生涯。

1962的作品Acrilica Lamp(檯燈),造型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都非常先進,由透明弧形的壓克力所製成,底座則是金屬檯,妳會發現,壓克力裡面沒有電線或零件,怎麼能讓燈面發光呢?
從這裡就可以明白,燈源在底座,運用透明材料的特性讓光顯現在上部的截面上,而這也就是光纖的基本原理哦(光纖發明於1966年)。

封面照他所坐的椅子是1963年的作品Elda Armchair,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造型完全就是未來想像的產物,連整體的軟墊形狀都讓人震懾,而外殼由玻璃纖維所製。
黑白配色萬年不敗
側面的弧形彷如太空時代的紀念碑一樣,英國1977年的電視影集中使用了一系列當時的未來主題作品,其中就有這個Elda Armchair。(如下圖)
Space: 1999
007系列<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 1977)中也出現Elda
更妙的是,如果你看過1979年的<太空城>,妳會發現裡面飾演反派的Michael Lonsdale造型根本就是向Joe Colombo致敬。
007系列<太空城>(Moonraker, 1979)的Dr. Holly Goodhead

而這是我最喜愛的作品Smoke Chair,因為Colombo愛抽煙喝酒,所以他設計的這款杯子就是能讓你一手夾著煙又勾住酒杯。 


Tube Chair(1969),另一款經典作品,1967年後Colombo因健康問題擔心自己將不久離開人世,因此積極創作,風格和實用度也大膽挑戰沒人嘗試過的方向,Tube躺椅其實是可組合拆裝的,這種概念是未來想像的創作中最先進的一項,因為未來風格有一個特色是強調整體性的固定,如果居家能像一次全配做到好,就不用另外買家具、零件,這個概念影響了現代居家設計,因此只要看看完全根源美式風格的台灣就會發現,他們的室內設計全部都是做死的。

在更精緻的未來風格中,「可變動」是一項受到重視的考量,減少拆除或移動的不便,Tube椅在那麼早的年代就有了這種概念著實前衛。


Multi Chair

Multi Chair的變化



Multi Chair示意圖亦如現代的設計產品圖




Additional Living System 可變動躺椅


Joe Colombo其他類似的概念圖


1965年由Kartell出品的塑膠椅4860 Stacking Chair Universale,過去塑膠是一項劃時代產品,可塑模大量製造(木頭沒有的優點)、輕便(金屬沒有的優點)、成本低廉且好整理,因此許多早期設計的塑膠椅都成為家具史上的經典作品,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幾款椅子造型都不突出,但在當時可是被人們視為未來家具的象徵。


4801 Armchair (1963-1964)

塑合板扶手椅4801是他另一項代表作,由三塊上漆的板材構成主要結構,這種看似簡單接合的家具都有複雜的技術,就像之前所提的Eames夫婦所做的DCW椅,4801也在關鍵部位加裝抗震墊來穩定整體,才不會讓你像是坐在洋芋片上一樣啪搭碎掉。

Boby Trolley
Body Trolley塑膠櫃是Joe Colombo最常見的作品,一座帶有旋轉式抽屜的辦公家具,圓角造型和機能性收納充滿未來感,有一種「全能」的感覺。這個作品後來出現了許多致敬的版本,有人把它縮小變成裝文具的桌上筆盒、有人把它放大做成整套的辦公桌椅,回台灣可以去誠品信義店找找看,記得有看過類似的東西。
Body Trolley (1970)

右邊計算機是Divisumma 18 (by Mario Bellini)
KD27 (Kartell)
KD27燈,是可以組合堆疊的燈具,還有一個KD29版本。

KD29

Coupe 3321 立燈
Coupe 3320立燈

Coupe 3320立燈乍看會跟Achille Castiglioni的經典作Arco燈混淆,不過細看還是有點不一樣。
Rotoliving system (1970) 概念生活空間
這個空間真是前衛,妳會發現他居然有Loft概念潛在其中,展示出每一個空間區塊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去修改、移動,機動性很大。

Total Furnishing Unit, 1971-72




Joe Colombo逝於1971年,上面這是他生前最後的作品之一:Total Furnishing Unit。融合居家生活各項需求的機能性作品,已經將未來風格的基本概念完全展現:流線型的風格、極簡的需求、新材料和色調,強調理性和科技。

他的許多作品是太空時代的代表,而當時他和一些其他設計師的這類前衛概念慢慢塑造了大眾對未來的主流想像,最後我們透過幾張多年前的展覽照片來回顧一下他的先驅思維。


 這是Elda椅的原色,看起來比較...詭異。

白色椅就是好看啊!有興趣的人請看可愛單椅一文。


白色就對惹!~整個看起來就像是給幼稚園小朋友用的椅子。



連燈也要是白色的!白色萬歲!

Joe Colomo & 招牌煙斗

好樣的,果然長得很像<太空城>裡面的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Color and Code

grid layout coding by helpblogger.com